乘文博会东风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
以“文化三晋、美丽山西”为主题的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6月29日至7月3日在省城太原举行。我市理清全市文化发展脉络和文化产业产品现状,紧紧抓住参加省首届文博会的良好机遇,确定了古堡文化、创意家纺、民俗家居、特色刺绣、陶瓷工艺、潞绸文化、泽州铁货、手工技艺、动漫旅游九大主题,旨在突出本地文化产业特点,力争展现晋城人文风采。
晋善晋美,尽在晋城。古老而年轻的晋城,是山西面向中原的重要门户,素有资源之富、交通之便、气候之宜、人文之名等优势。这里有精卫填海、女娲补天、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,有沁水下川、泽州高都、和村、高平长平之战等历史遗迹,有时跨唐宋金、元明清的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王莽岭、蟒河、珏山等汇聚着800里太行山的最美风光,皇城相府等一批明清古堡群承载着深厚的上党文化、官宦文化和晋商文化。作为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地级市综合实力50强的城市,晋城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、全国创业先进城市、全国低碳试点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、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和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,素有“太行明珠” 的美称。
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,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和重大部署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战略地位,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进程,在全市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,呈现出以文化提升人的素质、以文化助推经济发展、以文化涵养社会和谐的良好格局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、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市,我市坚持改革创新,先行先试,积极进行“三局”合并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、电影公司和文艺团体的转企改制、广电网络整合等,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,在全省率先实现了“两年任务一年完”的目标。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强市实施意见,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重点打造了以珏山动漫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动漫产业,以吉利尔文化产业园、晋氏织造为主的潞绸、丝麻文化产业,以皇城相府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古堡文化产业,以古泽州铁货为主的新兴铸造文化产业,以侨枫陶瓷为主的陶瓷文化产业,以王莽岭、蟒河为主的太行山水旅游文化产业,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。着力推动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,先后推出了电影《红山雨》、《白雪花、红窗花》、《徐海东血战町店》、《申纪兰》、《战将周希汉》,电视剧《赵树理》、《黑金地的女人》,舞台剧《灵山圣棋》,动漫片《大耳朵爷爷历险记》、《白马少年》,上党梆子现代戏《西沟女儿》、《深山腊梅》、《山妹子》,上党梆子历史剧《千秋长平》,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,舞台剧《善美晋城》,优秀图书《晋城历史文化丛书》、《王莽岭》、《唐风宋雨》、《历山》等一大批精品力作。同时,我市通过两年一届举办中国(晋城)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,叫响叫亮了以赵树理文化、棋子山围棋发源地、沁河古堡、太行山水旅游等为基础的太行山文化品牌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将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产品集散地,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业、工艺美术业、新闻影视业、印刷发行业、演艺娱乐业、广告会展业等六大产业快速发展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文化产业异军突起,这让我市参加此次文博会更加底气十足。
此次文博会我市展区展示内容包括丝麻创意展示区、泽州铁货展示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、动漫展示区、旅游风景展示区、陶瓷及手工艺品展区。展示设计思路是由一个文化、简约、现代、构成的形式叙事展开的,应用几何线条的穿插,中心对称和自然光线的揉合,构成鲜明的外轮廓和唯美的后现代展示风格。整个展厅按照布局的流线型,自然而然的走位和布局让整个展厅的陈述主题更为明显和突出,从思路到设计都遵循了展示文化转型为主的主题思想,创意新颖的构成式架构意在展示一个新城、展示传统文化的新芽。目前各展区的施工布展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。
针对参展企业和产品的不同情况,市文博会领导组按照设计方案和产品特色给予分类指导,及时解决参展企业困难,排除参展企业后顾之忧,保证了各参展企业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状态参加文博会。为使文博会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全市转型跨越,我市还积极协调签约和招商项目。通过前期对接,全市共确定签约和招商项目28个,拟签约和招商意向金额达70亿元,其中,本届文博会期间,拟签约意向45亿元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我市将乘着山西首届文博会的东风,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,充分展示推广我市文化企业和产品,引进优秀文化人才、文化项目和战略投资,提升晋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,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,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步伐,助推转型跨越发展。(撰稿:马海波)
晋ICP备05000783-1号 © jcrcw.com 网上招聘:0356-2069594 现场招聘:0356-2069593 技术咨询:18635641166
人事代理(档案):0356-2069592 党员关系:0356-2069591 就业失业证、公益岗、就业见习:0356-2138105
晋公网备14050002000004号 本站通讯地址:山西省晋城市文昌西街1388号 晋城市人才服务中心(晋城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)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会员自主发布,为了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,采用本站信息时请认真核实其真实性并查看对方相关证件